在相當長時期內,紡織工業作為我國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的地位不會變,基于比較成本層面的國際競爭優勢正在進一步轉換為產業鏈層面的國際化新優勢。這體現了我國紡織工業結構和布局優化的新特點,面向創造供求和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紡織業要破解真跨界和假跨界
跨界可以說是近幾年的熱門關鍵詞之一,也是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紡織業自然也不例外,如羅萊家紡涉及智能家居,夢潔家紡進軍軟裝領域等,都說明跨界已經滲透紡織業,但是也有一些人誤解了跨界的定義,甚至誤以為升級就是跨界。那么究竟什么是跨界,而哪些又是升級呢?下面華南城網紡織頻道小編為你一一剖析。
許多企業在轉型升級的時候,誤以為升級就是轉型,但這是兩個概念,升級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一些調整,而轉型就是跨界,跨到另一個領域,這是非常需要勇氣的。其實許多企業在轉型升級上吃了不少苦頭,就是因為沒有很好的區分兩者的區別,導致浪費了許多時間和金錢,使得企業錯失最好的時機,從而走向破產。
真正的跨界不僅僅是單純的升級,而是改變原有的產品形態,對于紡織業而言,最有說服力的應該是從紡織原輔料進入到紡織成品,畢竟一直從事生產半成品或者原料的企業,對于成品的生產可以說是一知半解。成品相對于半成品的要求會更高,因為成品是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而生產成品的企業不僅要確保產品的質量符合標準,還要了解市場的需求,才能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而原輔料企業只需要將產品的質量把好關即可,無需針對消費市場的需求而生產產品。
另外,許多家紡企業進軍到軟裝界,這也是一種跨界,從前只是生產成品,只要把好產品質量過關,關注產品款式是否新穎,消費者是否喜歡即可,無需顧慮怎么擺放才能體現出房間主人的品味等。而現在眾多家紡企業紛紛涉及軟裝,無疑也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跨界例子。
說完真跨界,現在來說說偽跨界。什么是偽跨界,就是打著跨界的名頭,而仍然從事與自身相關的產業。如家紡企業與動漫企業合作,打造一些適合兒童的紡織品,這不叫跨界,應該叫合作。很明顯這只是一個企業為自家產品進行的一個升級,沒有涉及到產品定義。